“这些年来,我大明数次被建奴战败,萨尔浒之战更是让数万将士埋骨沙场,此战我军围杀建奴六万五千联军,算不算超级大捷?”

“算……”

“解不解气,痛不痛快,该不该庆贺?”

“该……”

“建奴高层一半被我们围杀掉,诸位觉得应不应该举办封赏大典?”

“应该……”

“将士们在前线拼命,保家卫国,数万将士战死,朕给他们举办一次封赏大典不应该吗?”

“应该……”

“朕这几天听民间非议颇多,大多是说朕给将士们包了几座酒楼,好吃好喝的伺候着,太过于奢侈、浪费了,朕想问问,他们舍生忘死、抛头颅洒热血,保家卫国,说不定下一场战争就战死沙场,难道不应该享受一下吗?谁若是觉得心里不平衡,那就上战场拼一次,你们同样也能获得如此待遇,如果不敢,那就闭嘴!”

……崇祯一声声的高声询问着,似乎要将心中对建奴的不满给发泄出来。

每一次的询问,整个现场数万百姓和将士们都是激情满满,回应声如惊雷冲上云霄,向着远处传去。

虽然战争已经结束近一个月了,可每一次提出这些数字,崇祯都觉得心绪激昂,浑身热血。

百姓们刚开始还对战报的内容质疑,可城门开启后,无数商人带来了龙井关、遵化城的消息。

而后从龙井关陆续回来的商人、国子监监生们口中的描述,让他们对战报内容深信不疑。

之前的质疑、吐槽转变成了如今的深信、痛快。

见皇帝开场完了,此次封赏大典的‘主持者’由礼部尚书刘宗周出班了。

扫了一眼群臣,再扫了一眼黑压压的观礼百姓们,刘宗周笑的很是灿烂。

为了这个主持(司仪)身份,他可是舌战内阁六部,数古论今,引经论典,大杀四方。

连主掌外宾、朝会仪节之事的鸿胪寺卿都被他怼的站在角落不敢吭声。

走到高台中央,刘宗周深吸了口气,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这段时间在家反复练习了八百次的流程后,高声唱和着。

“封赏,并奖励白银一百两,荣誉文书一份!

请兵部尚书侯徇、大明军纪监察部监察使李邦华为众军士挂奖章!”

刘宗周话音刚落,一名名鸿胪寺的侍者端着一个个盖着红绸的托盘在高台两侧等候着。

侯徇和李邦华也从文臣队伍中走了出来,掀开红绸,托盘上的东西展现在了众人眼前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