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去的宋濂
回去之后,朱元璋下了一个让几乎所有朝臣都惊讶的旨意。
在这道旨意中,朱元璋说明,以后,凡是和蒸汽机有关的事情,必须在。
别的不说,光是那里面所遭受的苦难,就足以让后人学习。
“余幼时即嗜学,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
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
……
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
……
谓余勉乡人以学者,余之志也;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,岂知余者哉!”
陈松将《送东阳马生序》读了一遍。
“读此文而不受感触者,皆废学恶劳之徒。
先生所受苦难,受人敬仰!”
陈松一脸钦佩的说道。
“哈哈哈!”
宋濂忽然哈哈大笑起来,“没想到,竟然能被一代大家,开派祖师钦佩,老朽实在荣幸。”
收起了笑容,宋濂又道:“你说老朽幼时遭受了不少苦难,此事老朽认同。
但说老朽对那些穷欲极奢之人不屑,却不一定对。”
宋濂的眼神变得深邃,他开始回忆了起来。
“老朽若是真的不在意,为何能将他们的服饰配饰记得如此清楚?老朽若是真的不在意,为何会将他们写进文章中?
老朽不是圣人,争强好胜心有,羡慕嫉妒心亦有。
他们不需要读书,便可享受荣华富贵。
老朽求学之路,见惯了这种人。
若是真的毫无艳羡意,那是哄人的。
唉,有些事啊,这辈子都无法忘掉,想了想,还是觉得意难平。
非圣人也,非圣人也!”
宋濂闭上了眼睛,不停的摇着头。
此时此刻,他并没有用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为炫耀的资本。
许久之后,他睁开了眼睛。
“苦难就是苦难,从来都不是好事。
圣人害怕我们这些凡人遭受了苦难从而停滞不前,所以才会说出: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。
谁不羡慕一出生就能享受荣华富贵?谁不喜欢那种生活?这个世界上苦难太多了,绝大部分人,都要经受苦难。
圣人们怕我们生活过的太苦,所以就给我们加了点糖。
唉,活了一辈子,到头来才参透圣人的道理。”
两行浊泪从眼角滑轮,宋濂闭上了眼睛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