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民分享(3):大概率思维读后感

这是一位读者写的他看过《大概的思维》的读后感,速度很快,值得点赞。

这本书可以讲的东西非常多,内容相当深刻,但大部分同学可能并不能看出里面大部分的关键点,它里边的很多话其实非常有深意。

你们不是经常请我推荐书吗?我建议每个人至少读三遍。

这么说吧,我一年翻书大几百本,其中细读的大概有100本,真的值得推荐的最多有十本。

如果今年让我只推荐一本,那么就是《大概率思维》。

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》在他面前只是小学生,其他的关于投资的书更不用说了。

马凯文是真正懂博弈与投资之道的高手,这样的人屈指可数。

我有打算逐篇讲解,必须细细的讲,也绝对值得细细的讲,但还没定下来,毕竟阅读量太少了,讲起来要费很大功夫,有点浪费。

等人数再多一些的时候吧。

也给大家留出认真多读几遍和投稿的时间。

欢迎大家加我私人微信baibei888继续投稿。

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点讲一讲自己的理解和思考。

无需过虑自己说的是否对、是否深刻或浅显,写作是最好的整理思路的过程,让认知从模糊走向确定。

以下是正文:

书到手后,读了几遍,收益匪浅,下面说说我的读后感。

全书框架分为三部分:

一、证明大概率思维是如何生效的

二、日常生活如何建立和使用大概率思维

三、如何说服他人相信并正确使用大概率思维

、不听实时讲解,自己可能也难以下决断。

每一步的考量与应对都是需要经过深入思考的,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。

其实如果认真追究起来,无视这里的复杂,只是放大操作周期的人,也就是拿着不动的人,其实也做不到平均的投资收益。

在a股长期来看他们是亏的。

从10年上证指数3000点不变就可以看出来。

拿着不动的人赚不了钱。

还损失了货币的时间价值,错失了机会,并且他们拿出不动的都是已经过时的行业和个股。

股市是在变化的,他只要拿着不动,就抓不住上涨的行业和个股。

我们说的放大周期和他们认为的拿着不动是两码事,他们认为的拿着不动是一个谬论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